新式RFID电子牌照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控

        城市电动自行车随意闯红灯、变车道、逆向行驶、违规载人,影响了城市机动车和其他非机动车、行人的正常通行,同时由于存在大量非法改装、违规安装载货架、遮阳棚等现象,因而暴露出超标车多、交通违法多、交通事故多等突出问题。
        据统计,南京市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总量高达400多万辆,去年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事故总量的45%、32%,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损失。
        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,南京交警部门以全新修订的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新国标)为契机,根据部局、省厅、总队的统一部署,运用“互联网+政府服务”思维,提前策划,深入调研,与多部门加强协作配合,积极与江苏省质量监督管理局、中国质量检测中心沟通协调,充分听取企业、群众意见,规范电动自行车登记、变更、转移、注销等业务流程,连续奋战多个日夜,于4月15日新国标正式实施前,提前完成RFID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平台研发建设。
        率先搭建平台 破解管理难题
        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平台具备车辆注册、补牌、换证、信息变更等功能,实现群众手机端自助申请、数据网上传递、业务在线审核、号牌预约安装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,有效解决警力有限、业务量大之间的矛盾问题。
        目前该平台已推广至全省使用,更吸引了其他省份公安交管部门前来交流经验,其中山东、吉林、宁夏、广西等省(自治区)选择南京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平台管理模式,并希望引进该平台推进当地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更深层次发展。
        持牌上路消除隐患 维护通行秩序
        新式电动自行车号牌在设计上尺寸更大、颜色更醒目,并且内置RFID芯片,便于现场查处和违法抓拍。同时,交警部门鼓励经销商做到“销售一辆车,赠送一份保险,普及一次安全宣传”。
        南京交警部门结合夏季违法特点,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查处力度,新国标实施以来,全市共查处非机动车逆向行驶2.3万起,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近万起,非机动车闯红灯11321起,电动自行车违规载人19366起,处罚扣留无牌电动自行车3443辆。
        从6月25日起,在全市外卖、快递配送行业全面推动实施“六统一”制度,即“统一车辆号牌、统一编号管理、统一佩戴头盔、统一服装样式、统一持证上岗、统一购置保险”。一个月以来,全市共为6000辆外卖、快递车辆登记专用号牌,同时有44名外卖、快递骑手因当月违法达两次以上被停止接单。
        实施失信联动惩戒 加强信用监管
        通过在用RFID电动自行车互联网登记备案平台,南京交警部门将全市4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车辆信息、驾驶人信息录入,以信用监管为着力点,综合道路交通执法,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失信行为,实行综合管理,对行为人实施联动惩戒,营造文明、有序、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。
        通过RFID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平台的创新搭建,推动群众提升安全规范行车意识,大幅减少非机动车闯红灯等重点违法行为,行车秩序显著好转,涉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。